凯发一触即发(中国区)官方网站
0763-93379309
0763-93379309
联系我们
0763-93379309
时间:2025-11-14 05:38:06
现在国际局势风起云涌,而中国空军这些年一直低调地在做大事。每当歼-16亮相,外媒就忍不住称赞其专业。装备升级换代,本来就是大国应该做的事情,保护领土完整、保障人民安全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前不久,美媒报道,第十三批歼-16已经开始列装,总数超过350架,并称这一数量远远领先全球其他国家。
歼-16是一款多用途的重型战斗机,自2015年正式服役以来,就成为空军的重要骨干力量。2024年8月19日,美国《军事观察杂志》发表文章,明确指出中国空军第125航空旅已从老旧的歼-7E换装歼-16,并且序列号显示这是第十三批次生产的飞机。每批次大约有24到30架,按这个节奏计算,总产量轻松突破350架。
这一批新飞机直接交付南部战区,弥补了基层部队的装备不足。实际上,空军现代化建设从来不是纸上谈兵,而是要一步步落实到实处。早期,歼-16主要承担苏-27平台的任务,如今它不仅能制空,还能对地、对海作战,航电系统配备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,武器挂载灵活多样,适应各种实战环境。
2024年初,第125旅就开始旧机退役、新机上场的过渡期,部队训练强度随之提高。美媒通过卫星图像发现,这些新飞机已抵达基地,尾号1303明确属于第十三批次。实际上,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前几批次也陆续下线,沈阳飞机公司生产能力非常稳定,年产上百架毫无问题。空军总体思路是高低搭配,歼-16作为中坚力量,弥补歼-20在隐身上的不足。
考虑到周边形势复杂,南海和东海经常有摩擦,空军必须拥有强力武器来震慑对手。歼-16的电子战变体歼-16D也同步研发,这是全球少数专用电子战机之一,占据重要位置。交付速度加快,背后是产业链打通,从发动机到材料全部自主,摆脱对进口依赖。
在生产背景上,歼-16基型源自苏-27改进型号,但加入了国产技术。WS-10发动机推力充足,航程接近4000公里,可携带12吨武器。2024年上半年,空军已经完成多轮实弹演练,新批次飞机融入体系迅速。美媒虽然称它为“终极侧卫”,但我们不在意这些标签,技术迭代永无止境,下一代型号肯定会更强。
数量方面,是硬实力的体现。美媒直言,歼-16总数超过350架,成为全球服役量最大的重型战斗机,远超其他国家。全球重型战斗机主要有三种:美国F-15、俄罗斯苏-30、中国歼-16。F-15自1975年服役至今,虽然升级到EX版,但2024年的产量仍只有两位数,新机更新速度慢。苏-30系列出口多国,总产近800架,但各国版本不同,集中作战能力不如我们。
这些数字不是凭空得来的。沈飞每年产能上百架,批次交付有规律,第十三批一出,预计2024年交付超100架。空军部署均衡,覆盖东部、南部、西部,旅队满编率高。相比对手,歼-16性价比高,维护成本低,适应高原和海岛环境能力强。美媒《国家利益》分析指出,它雷达射程远,导弹更新快,机动性超过F-15EX。
空军的发展不仅仅是堆飞机,更重视作战体系建设。歼-16与歼-20、歼-10C组成作战群,新一代空军主力逐步形成。2024年,歼-20产量大幅增长,超过其他两款总和,整体空军实力跃升。全球对比,日本F-2数量少,印度苏-30MKI虽多但分散使用,而我们集中在核心地区,执行南海巡航和台海警戒任务,依靠的就是这一批量和实力。
美媒称歼-16是“世界上最强四代机竞争者”,对地攻击能力强,电子战性能出色。部队使用反馈很好,挂载国产导弹,精度高,干扰能力顶尖。这种领先不是偶然,而是工业基础扎实、产业链完整的结果。
相比之下,F-15EX虽然进行了现代化改装,但改造空间有限,雷达虽然先进,但射程和机动性不如歼-16。苏-30侧重多用途,但发动机老化、升级滞后。歼-16借鉴了五代机技术,传感器和复合材料全面应用,性价比明显优于对手。
空军计划到2025年,歼-16继续扩编,替换老旧的歼-11,数量可能接近400架。在国际紧张形势下,这一规模提供了足够的威慑力,周边小国心里清楚,中国不称霸,但底线不可侵犯。
歼-16不仅数量多,而且定位精准。面对多样任务,它主攻对地打击,协同歼-20制空,形成高低搭配战力。同等数量对手时,歼-20控制空中,歼-16打击地面;数量劣势时,歼-16可以独挑大梁,执行全谱作战。2024年演训中,它挂载精确武器,命中率高,电子吊舱能够压制敌方雷达,实战能力经受考验。美军也采用类似组合(F-22配F-15EX),但我们的执行力和部队融合更高效。
在国防建设中,装备是基础。歼-16替换“飞豹”JH-7,接替歼-11制空任务,实现全域覆盖。到2025年上半年,空军联合作战演练频繁,歼-16参与跨区调动,数据链联网,与预警机协同作战,效率大幅提升。美国印太司令部也承认,中国空军“很快将成为世界最大”,歼-16年产量超过100架,歼-20也超过百架。
从长远看,歼-16仍有升级空间。航电系统将迭代,AI辅助瞄准,未来批次会更加智能。到2030年,老旧飞机将全部更新,形成新一代空天一体作战力量。美媒预计2025年交付120架,虽然是估算,但显示出生产能力的强劲。中国工业已从跟跑走向领跑,歼-16正是这一转变的缩影。
在国际舆论中,美媒对歼-16评价很高,表面是炒作,实则也暴露了焦虑。中国不输出革命,只追求自强。在和平时期,强大的军队是为了保家卫国,歼-16的故事,还在不断续写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